(十二). 我在學術界,我的研究在業界發光– 高醫大鄭添祿老師專訪
連結:http://connectome.tw/tech-transfer-stories-tlcheng-0
專利與創業鏈結研究與產業間距—高醫大鄭添祿 特聘教授
「做研究的目的,就是要解決生命上的問題。」這是高雄醫學大學生物醫學暨環境生物學系鄭添祿特聘教授的座右銘,一生研究設定的最大目標在”至少有一件我的研究發明能上臨床或產業應用!”研究不應只專注論文發表更應符合醫藥需求,進一步重視專利申請與推廣,才能讓創新研究成果技轉,並落實臨床與產業應用,有創新專利的研究才有更大機會貢獻與造福全人類,創業更可以是學術研究的最佳實現,總結「創新研究+全球專利佈局與技轉+創新創業力」正是目前鄭教授帶領六十多位學生團隊齊心努力追求的目標。
小標:研究所時期體會研究樂趣
鄭教授大學時期念的是醫學技術檢驗學系,「大四到醫院實習,發現醫院檢測流程都是標準程序(SOP),對每天重複一樣的工作內容不感興趣,但對八0年代居家簡易驗孕片試劑覺得相當新奇,決心未來想從事各式檢測試劑的研發,而當時最簡單的檢測方法大都是利用抗體的專一性辨認來設計,因此碩士決定報考國防大學微生物免疫所,希望跟隨當時將抗體融合瘤技術帶回台灣的葉明揚教授,未來希望以抗體方式開發各式檢測試劑。」完成碩士學位後,因緣際會在博士班時跟著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美籍研究員羅傅倫(Steve Roffler)硏究員持續從事抗體研究,羅教授相當聰明且研究觀念清楚,非常重視科學實驗控制組的設計(Positive and Negative Control),完整的實驗設計能解決的科學問題,沒有做好控制組的實驗數據和垃圾是沒兩樣,除了實驗設計增長外,亦懂得作實驗前懂得先查相關文獻資料,以徹底了解實驗原理與注意事項,設計好實驗後,與先進討論以降低實驗設計的疏忽與失敗率,讓自己研究功力在不知不覺中增長與進步等,常常可品嘗到成功突破實驗瓶頸時,那種有如在雲霄中飛翔的心情感動,跟老師做研究就像打電動一樣,一起討論要怎樣打贏這場仗,每過一關都會有很強的成就感,興奮程度比打電動還開心。另外羅傅倫教授很強調創新研究的重要性,且從不會重複別人做過的me too研究,創新研究要做就要做第一名,第二名是沒有競爭力的,期間埋首於創新科學硏究以解決生命科學問題,也形塑出研究精神與價值,體會到原來做研究是真的可以解決生命上的問題。
小標:轉進高醫大一心走自己的路
回想在中研院完成博班與博後訓練後,老闆(Steve Rofller)曾問我,你每年有不錯薪水加上百萬技轉分紅收入,為何要離開? 我的答案是在您這研究薰陶期間,我有好多研究想法想做,未來想跟老闆一樣建立自己實驗室,帶領學生一起玩研究,享受那為所欲為的研究樂趣! 這個念頭讓我義無反顧地離開安穩的中研院研究環境,轉進高醫大,走起了自己研究的路。很幸運的90年錄取回到高醫擔任助理教授,但當時學校給的資源不多,且對新進教師補助尚無,更首當其衝要面對高醫新進教師的升等的新規定,面對嚴峻現況拿出研究者分析精神,檢視環境與資源,這是自己選擇的路,趕快解決問題最重要,首先爭取到系上公共實驗室轉角共約3公尺長的邊桌當研究基地,以最快速度申請並通過國科會計畫,另外系上也沒研究生,那就訓練大學生當研究生,第一年暑假帶著一群大學螞蟻兵團到中研院老闆那培訓研究種子部隊,再殺回高醫建立團隊。14年來「蓽路藍縷」逐步完善小組研究團隊的訓練制度,如團隊每星期會定期Group meeting:進行實驗進度與問題討論,並規畫下星期預計進行之實驗。Journal club:每週透過輕鬆的paper分享討論,以增進研究生閱讀期刊的功力.引發科學想像力與創造力。Research meeting:訓練研究生英文報告能力,訓練研究成果的演講功力。Paper& Project Group:訓練學生如何有邏輯性的編寫paper與project,如何寫出讓人易懂、有創新性的paper與project。另外除研究專業訓練,學生還要接受智財與創新創業等跨領域專業訓練,加值學生專業技能與未來競爭力,好的研究就是要創新、創新、再創新應用,幾年來在教學相長的訓練環境下,毫無保留的教導學生我全套的研究專業與技能,這訓練模式吸引更多學生的認同與回流加入團隊行列,從最初2~3人的團隊到現在已接近10研究群且快60人的堅強研究團隊,進行的創新研究題目更高達70題以上,終於開始享受那為所欲為的研究樂趣,完善轉譯研究,相當有信心能完成”至少有一件我的研究發明能上臨床或產業應用! 的目標”。
小標:有創新專利的研究才有更大機會貢獻全人類
進入高醫大任教後,偶然的機遇下,任職創新生物醫學育成中心,並從組長、產學推動中心主任,到接任產學營運處產學長一職,共七年的耳濡目染下,深深體會創新研究與智財專利是可以相輔相成的,好的研究可發表於高品質的期刊,如能加上專利保護,對研究成果的產業化更會是如魚得水,有創新專利的研究才有更大機會貢獻全人類,沒專利的創新研究是較不容易造福人類,為什麼? 因為生醫藥物&醫材的發展到臨床使用,常需經臨床前動物實驗; PhaseI, II, III, IV人體試驗,其花費動輒數十億數百億台幣且成功率不高,如果沒有專利保護,讓廠商有數十年全球獨佔市場,是沒有廠商會願意拿錢出來投資的,難道有廠商願無條件花費數十億數百億完成臨床試驗,讓成果給大家使用嗎?這道理是很容易理解的。近年來學校產學處開設系列智財與創業課程,利用這契機實驗室更積極加值學生跨領域的智財、創業元素—-讓學生更懂得為何要有創新專利的研究才有更大機會貢獻全人類?了解沒專利的創新研究是不容易造福人類的觀念,更要學生充分體會「創業是學術的最佳實踐」的信念,鼓勵學生參加創業競賽,學習創業實務概念,創業也許是未來一條不錯的選擇之路,教與學相長,藏富於學生,風評自然口耳相傳,這是逐漸建立起堅強硏究團隊的關鍵。近年本團隊可定量任何PEG-藥物的Anti-PEG Abs抗體材料移達157件,總金額NT& 16,644,289研究成果績效卓著。另外創新抗體鎖(Hinge)發明獨步全球,有效改善現今抗體藥物選擇性,為現行抗體藥物的選擇性帶來革命性突破,技轉國外上市大藥廠,金額亦創下台灣生技藥物技轉史上的紀錄(成功要件:全球創新研究+全球專利佈局+國際觀技轉能力,三者缺一不可),成功上臨床將為高醫帶來百億商機,這只是一道好吃前菜的開始,相信我,我們正處於研發”如日中天”的階段,以我們現在60人-S級的研究團隊,執行超過70題以上創新研究,我們還有更大的研究野心與信心,超越先前研究設定目標與夢想,未來仍有信心再創下技轉記錄,讓更多我們全球創新研究發明上臨床與產業應用! 享受那為所欲為的研究樂趣,完善轉譯研究,貢獻與造福全世界人類。